圖為位于深圳灣畔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,也是“港澳藥械通”的首個試點醫院。陳文攝
粵港互設“跨境通辦”服務專窗、加快推動跨境醫療協作、琴澳一體化不斷完善……近日,一系列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出臺落地,為大灣區互聯互通建設按下加速鍵。粵港澳三地攜手,持續完善規則機制“軟聯通”,不斷深化互利合作,大灣區融合發展迸發強勁合力。
政務“跨境通辦”更便捷
在日前舉辦的粵港政務服務“跨境通辦”合作成果發布會上,粵港簽署《粵港政務服務“跨境通辦”合作協議》,兩地分別推出首批超過50項“跨境通辦”政務服務,進一步提升兩地企業群眾跨境辦事便捷度和獲得感,共同推進“數字灣區”建設。
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介紹,特區政府已經開設“跨境通辦”專題網站,整合9個部門有關稅務、公司注冊、物業及車輛查詢與登記、個人證明文件、人才入境申請、福利及教育和醫療健康等領域的54項政務服務,供內地居民或在粵生活的香港居民使用。
“這些措施讓粵港兩地居民和企業辦理政務服務告別‘兩地跑、折返跑’,我們都成了受益者。在內地的港人不用回港便可享受辦稅、續領車輛牌照等多項服務,方便多了。”在廣州發展的港人陳志明感慨,這些便捷服務普通民眾可及可感,讓大灣區互聯互通落到了實處。
在廣東政務服務網跨境通辦服務專區,大灣區內地9市也首批上線了香港市民或在香港生活的內地市民常辦的54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,涵蓋人才引進、就業創業、養老服務、稅務申報、企業經營等。
除了線上服務,廣東省還在大灣區內地9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置跨境通辦服務實體窗口,為香港市民申請內地服務提供專門通道。香港也部署了“粵智助”跨境通辦自助機,為兩地市民就近提供自助辦服務。
“我們將不斷深化粵港澳合作,加大優質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,促進各類要素便捷流動和優化配置,扎實推動‘數字灣區’建設。”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許典輝說。
跨境醫療合作更深入
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的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中,32次提到粵港澳大灣區,其中推動大灣區跨境醫療協作是重要一環。報告中提到,香港醫管局將重啟醫院認證計劃,支持深圳市衛健醫院評審評價研究中心在香港成立辦事處,將香港“長者醫療券”適用范圍擴大至大灣區內合適的醫療機構等。
“香港擁有高水平的醫療專業人士和高效率的醫療衛生體系,多項健康指標處于全球領先水平。”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介紹,近年來大灣區跨境醫療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果,“港澳藥械通”政策擴展至深圳、廣州、珠海、中山等地的19家指定醫療機構,為港人在內地就醫帶來便利。他表示,下一步特區政府將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溝通協調,探索創新制度,促進醫療病歷跨境互通互認等,提升大灣區跨境醫療服務水平,讓合作成果造福兩地民眾。
目前有約53萬名港人長期居住在大灣區內地城市,還有不少港人計劃未來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、生活或養老,對跨境醫療服務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。廣東省也加快與港澳醫療體制機制對接,近日廣東出臺27條措施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,并推進與港澳共建醫療聯合體和區域醫療中心。
“廣州的公立醫院正在加快與港澳接軌。”在近日舉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上,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屹介紹,廣州正在探索高水平醫院和港澳資醫療機構整合接軌的模式,建立專科醫療聯盟,共享優質醫療資源,開展學術交流、專家授課、多學科會診轉診等合作。
完善民生配套更宜居
澳門藥品能否帶到橫琴?寵物能否隨行過關?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日前發布“橫琴生活錦囊”,從開辦公司、通關出行、婚姻家事、教育醫療養老等12個方面,解答澳門居民赴橫琴工作生活的100條常見疑問。橫琴深合區法律事務局局長鐘颕儀說,今年舉辦的“我為琴澳規則銜接獻一策”活動累計收集到265條意見建議,為推動合作區與澳門規則銜接、機制對接提供了參考。
位于橫琴的“澳門新街坊”是首個為澳門居民建設,融合優質居住空間、教育、社會服務等多功能的綜合民生工程,將為超萬名澳門居民打造宜居社區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符永革日前透露,澳門新街坊項目今年底將建成并具備入住條件,同時爭取項目配套的學校、衛生站、長者服務中心、商業設施等2024年底前全部建成啟用,實施符合“澳門新街坊”特色和合作區發展實際的社區管理和物業服務新模式,把“澳門新街坊”項目打造成為澳門居民宜居的新示范。
“粵澳社保一窗通”投入使用,粵澳職業技能“一試多證”專項合作落地、澳人澳企跨境支付更加便利……近期橫琴不斷完善民生配套“硬基礎”,推進與澳門公共服務“軟聯通”,促進琴澳民生“心融合”。數據顯示,目前在橫琴深合區就業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逾7400人,1270名醫師、建筑、旅游等領域的澳門專業人士在深合區跨境執業。“這幾年橫琴變化非常大,來到橫琴生活的澳門居民越來越多,我對橫琴的發展充滿信心。”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助理主任陳偉良說。